English

西汉关西农业与黄河水患

1998-06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李增新 我有话说

西汉时期,黄河水患由轻趋重,最终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,究其原因,笔者认为与大力开发关西农业有直接关系。

西汉定都长安,中央机构庞大,关中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食用,需“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(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)。建都初岁需漕粮数十万石,70年以后增至“百余万石”,而且转运艰难,途中损失严重。因此,发展关西农业,就地筹粮,成为解决京城长安缺粮问题的最佳选择。

关西地区干旱少雨,引水灌溉是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。战国时,秦开“郑国渠”,引泾水灌田四万馀顷。西汉时期关西的灌溉农业又有新发展。武帝元光六年(前129年),从长安引渭水沿南山而东,过华阴汇入黄河,可灌溉渠下民田万余顷,“损漕省卒,而益肥关中之地”(《史记·河渠书)。开渠后,漕、溉两利,“人以为便”。之后,河东太守番系引黄河、汾河之水灌溉农田;临晋(陕西大荔东)凿龙首渠,引洛河水灌田。

西汉初年,匈奴占有漠南及河套地区,骑兵南下直通长安。汉朝征调男丁轮番戍边,然士卒不习边情,战守不利,多有弊端。文帝在位时,实施晁错提出的“徙民实边”政策,向上郡(陕西西北部)、北地(陕甘宁交界处至银川平原)等郡移民,使之且耕且战,以稳固边塞防御。武帝即位后,大力推行移民实边政策,并有两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。元朔二年(前127年),卫青收复河套,置朔方、五原郡。当年夏,“募民徙朔方十万口”(《汉书·武帝纪》)。元狩三年(前120年),关东大雨成灾,百姓饥乏,武帝乘机“徙贫民于关西,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”(《史记·平准书》)。除招募贫民外,武帝还发布诏令,迁徙“奸猾吏民”于边郡,将募民实边政策向前推进了一步。至元鼎六年(前111年),上郡、朔方、西河(山西、陕西交界之黄河沿岸)、河西(湟水流域及河西走廊)等边郡,“戍田”者已达60余万人。边郡农业蓬勃兴起,朔方曾动用数万人“穿渠”,工程历时数年,足见工程规模之大。而自朔方以西,“往往通渠,置田官”(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)关西边郡多地处陕甘宁,黄河以西、北、东三面流经其地,黄河支流又贯穿其腹地,为发展灌溉农业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,从而促使关西农业进入持续发展的阶段。

西汉开发关中及移民实边的政策大获成功。然而,关西农业的发展,也给黄河下游的水患埋下了祸根。

关西诸郡占有黄土高原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,黄河及其主要支流都流经这里,此地是黄河泥沙的发生地。古老的垦植方法引起水土大量流失,黄河水含沙量不断上升。另一方面,灌溉农业的扩展又导致河水流量的减少。汉代社会对灌溉农业的优势已有充分认识,关西以外的郡县也在持续不断地拓展灌溉面积,而当时灌溉用水皆取自江河湖泽,黄河水被大量引走,导致水流量减少,流速减缓,泥沙因水流冲刷力减小而沉降加快,河床迅速抬高,旱季灌溉用水多时,此现象最易出现,待雨季洪水骤至,便发生决溢。西汉末年,张戎对此已有论述:“今西方诸郡,以至京师东行,民皆引河、渭、山川水溉田。春夏干燥,水少时也,故使河流迟,贮淤而稍浅;雨多水暴至,则溢决。”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时,黄河水患已非常严重了。

西汉黄河水患,依灾情轻重可分为前、后两个时期。前期自西汉建立(前206年)起,至永光四年(前40年);后期自永光四年至西汉亡。据《沟洫志》记载,前期160余年间黄河决口三次,其中元光三年决于瓠子灾情最重,黄河改道。23年后决口堵塞,水归故道,但不久又决于馆陶。其后期的起始时间,恰值呼韩邪单于入朝称臣后十余年,此时关西农业进入持续发展阶段,但黄河水患也更发生频繁,50年间决溢四次,而且灾情日益严重。建始四年(前29年),黄河再决于馆陶,改道东流,殃及四郡三十二县,淹没土地十五万顷,受灾百姓九万七千余人,灾情已相当严重。鸿嘉四年(前17年)黄河溢于勃海、清河、信都(皆在河北东南),其灾情“数倍于前”。

西汉末年的黄河水患持续甚久。东汉建立44年后,即永平十二年(公元69年),王景治河成功,此后至唐景福二年(公元893年),黄河无大患。王景成功的原因不尽在善于治水,关键是关西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。两汉更替之际,社会发生大动荡,关西人口骤减,边郡空虚,农业衰微;匈奴与羌人相继迁入,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牧业,水土流失及灌溉用水过量均得到抑制,王景治水遂获成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